高效、超高效過濾器效率檢測方法。
1. 鈉焰法
用霧化干燥的方法人工發生氯化鈉氣溶膠,氣溶膠顆粒的中值粒徑約為0.5微米。將過濾器上下游的氯化鈉氣溶膠采集到燃燒器中并在氫氣火焰中燃燒,將燃燒產生的鈉焰光度(波長為589毫微米的特征光)轉變為電信號,并由光電測量儀器檢測,電流值代表了氯化鈉氣溶膠的質量濃度,用測定的電流值即可求出過濾器的過濾效率。
2. 油霧法
塵源為油霧。用濁度計測量受試過濾器前后的油霧濁度差來判斷過濾器對油霧的過濾效率。
3. DOP法
試驗用塵源為0.3微米單分散相DOP(Di-octyl-phthalate)鄰苯二甲酸二辛酯液滴為氣溶膠粒子來測量高效過濾器效率。
所用儀器為光度計或濁度計,測量的值是受試過濾器前后的濁度差。并由此確定過濾器對0.3微米粒徑粉塵的過濾效率。
4.MPPS效率
MPPS的原文為Most Penetrable Particulate Size可譯為“最易穿透粒徑”或“最大穿透粒徑”。
當過濾器過濾多分散相的塵埃粒子時,在好幾種過濾機理的共同作用下,較小的塵埃粒子在擴散效應作用下易被濾料纖維所捕獲。當微粒的粒徑從小到大變化時,擴散作用逐漸減弱而攔截、慣性效應漸漸明顯,比較大的微粒則在攔截和慣性作用下為纖維所捕獲。當微粒從大到小變化時,其攔截和慣性作用也會逐漸減弱意味著擴散作用逐漸明顯。那么,在多分散相的微粒中,一定會有這樣的一個粒徑(范圍),其擴散作用、攔截和慣性作用都比較弱的現象存在,換言之,該粒徑對慣性撞擊機理而言粒徑嫌小,對擴散機理而言粒徑嫌大,因此穿透率最高,最不易為纖維所捕獲,即其過濾效率最低。這樣的粒徑(范圍)就是最易穿透粒徑。即“MPPS”。用dmax、dmin、dmpps表示。
過去認為dmpps為0.3μm。因此,高效過濾器均以0.3μm粒子的過濾效率為準。但這是與特定的條件相聯系的。因為,對于不同性質的微粒、不同的纖維直徑、不同的過濾速度,dmpps是會變化的,由于測定技術的發展,dmpps在0.1~0.4μm。
昆山新之睿精密金屬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凈化設備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企業,公司擁有工程師、技術員等眾多業界精英,技術力量雄厚,經驗豐富,在業內享有盛譽,深受廣大客戶的信賴和推崇。
歡迎電話咨詢產品:13506263641
管理員剛剛
暫無任何留言!